小蚂蚁 大秘密
常州市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 张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联系的过程。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孩子作为大自然的精灵,每个孩子的探究都离不开生活,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人物】
心心:求知欲强,活泼好动的女孩,善于发现,敢于挑战。
汤汤:生活经验丰富,是个能言善辩的男孩,班级里的小话痨。
乐乐:可爱,乐于动手尝试的女孩子,喜欢探索。
琛琛:安安静静的小男孩,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敢于尝试。
一、思考提问、激发兴趣
【游戏场景】
时间:2020年10月9日
游戏人物:心心、汤汤、乐乐、琛琛
一次户外活动,几名幼儿蹲在地上,观察正在爬行的蚂蚁……
汤汤大声地叫道:“快来看呀,这儿有好多小蚂蚁,它们在搬东西呢。”他的话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大家都围了过来,一个个的问题也接踵而至:“蚂蚁把食物搬到哪里去呢?” “蚂蚁的家在哪里?”“小蚂蚁有几只脚?” ……对于“蚂蚁”的话题一下子成了孩子们讨论的热点。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对于蚂蚁,孩子们不陌生,午点后的走廊中总有蚂蚁的身影,孩子们会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蚂蚁,每天都会提出许多关于蚂蚁的问题。“蚂蚁长什么样?”“蚂蚁最喜欢吃什么呢?”“蚂蚁的家又在哪里?”伴随着问题,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和父母一起开始了探索之旅。没过两天,蚂蚁的资料越来越多,每位孩子的想法都不同,都认为自己的眼中的蚂蚁是对的,一场激烈的讨论又开始了……
【孩子们眼中的蚂蚁】
心心:“瞧,这是我画的蚂蚁,蚂蚁是黑色的。”
汤汤:“不对不对,蚂蚁是黄色的,教室外面的蚂蚁就是黄色的!”
乐乐:“我也觉得蚂蚁是黄色的,但也有黑色的蚂蚁。”
琛琛:“瞧我画的蚂蚁,五颜六色的多好看!”
【蚂蚁爱吃什么】
心心:“你们知道吗?蚂蚁爱吃西瓜,我亲眼看过蚂蚁搬西瓜。”
汤汤:“蚂蚁不喜欢吃西瓜,蚂蚁喜欢吃糖!吃饼干!”
乐乐:“你们说的都不对,蚂蚁喜欢吃面包,小朋友们上次吃面包,地上的面包碎片蚂蚁都搬走了!好多蚂蚁一起来搬的!”
琛琛:“蚂蚁应该喜欢吃很多很多东西,就和我们小朋友一样。”
【蚂蚁的家】
心心:“我知道蚂蚁住在地下的房子,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汤汤:“不对,蚂蚁住在墙里,我见过蚂蚁钻到墙里去了。”
乐乐:“幼儿园的沙子里也有蚂蚁,我觉得蚂蚁应该住在沙子里!”
琛琛:“你们说的都不对,蚂蚁明明住在土里!我和爸爸一起网上查的!”
这次偶然的发现,激发了幼儿探索蚂蚁秘密的兴趣,对小蚂蚁产生的疑惑,教师通过支持,启发,引导幼儿收集资料,自主探索,从幼儿同伴间的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幼儿自发学习的兴趣。《纲要》中指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和观察。
为满足幼儿的需要,作为教师,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也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作为探究火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让幼儿做“亲身真实的研究人”,让幼儿真正的“做科学”。
二、初次感知、有效探寻
【游戏场景】
时间:2020年10月10日
游戏人物:心心、汤汤、乐乐、琛琛
又是一天户外活动,蹲在地上寻找蚂蚁的幼儿身影越来越多。突然,不知道哪个孩子提出“想给蚂蚁换个家”的想法,顿时,孩子们“炸开了锅”,兴奋极了。都很想试一试,对帮蚂蚁换家的兴趣渐浓。
“蚂蚁这么小,我们要用什么来装呢?”心心提出了疑惑。
“用罐子,我们建构区里有的,我去拿!”汤汤说道。
“罐子太黑了,蚂蚁会害怕的,还是放在手上吧!”乐乐说完便低头继续寻找蚂蚁。
琛琛兴奋地叫着:“快来!快来!这里有好多蚂蚁”
“老师,你看你看!蚂蚁……”
回到教室后,幼儿相互谈论着刚才的发现,乐乐迫不及待的找来了放大镜,很快,大家都拿起了放大镜,开始观察蚂蚁。心心说:“我看到一群小蚂蚁在一起搬一块小饼干,它们很团结的。”汤汤紧接着说:“我看到我们中午掉在地上的米饭蚂蚁们会来搬走的。”
这时爱动脑筋的琛琛大声地说:“那我们不用找蚂蚁了,我们把好吃的放在那里,看看蚂蚁会不会来搬。”
心心反问道:“可你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吗?”
琛琛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准备糖、饼干、西瓜、面包!看看蚂蚁喜欢哪个……”
蚂蚁爱吃什么 | ||||
糖 | 饼干 | 西瓜 | 面包 | |
猜一猜 | √√ | √ | √√√ | √ |
经过一次户外的初次尝试,孩子们对蚂蚁充满了好奇心,带有目的的参与户外活动,用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办法帮“蚂蚁换个家”。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在交流中琛琛的一次奇思妙想,引发了大家的二次探索——蚂蚁到底喜欢吃哪种食物呢?围绕这个问题,大家都各有自己想法,开始了尝试。
组织幼儿探索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当孩子们的要求有价值时,应及时给予大力支持,让孩子在实践操作、观察中发现蚂蚁的更多的秘密,如:蚂蚁的家、什么时候蚂蚁会出现……,同时应成为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及时关注孩子们的新发现,参与他们的讨论,鼓励孩子热烈提出各种问题,如:有关蚂蚁到底喜欢哪种食物。因为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从中相互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使孩子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再次探秘、水落石出
随着对蚂蚁的探索不断深入,琛琛小朋友的偶然奇思妙想,一次探索蚂蚁到底喜欢吃什么的实验开始了。
【游戏场景】
时间:2020年10月11日
游戏人物:心心、汤汤、乐乐、琛琛
区域活动时间,四个小伙伴在美工区拿了纸和笔,来到了科探区,迫不及待的拿出为蚂蚁准备的盒子,将准备好的食物(糖、饼干、西瓜、面包),将他们分别放在一个盒子的角落里,在盒子中放入小蚂蚁,耐心观察。“看!蚂蚁都去吃饼干了!”心心喊道。:“这边也是,糖这边也有!”乐乐也惊奇的发现。
孩子们将自己的看到的用画笔记录了下来。紧接着,对于自己的记录内容,围绕“蚂蚁到底最喜欢吃什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心心得意的说道:“瞧,蚂蚁果然喜欢吃西瓜,西瓜这边的蚂蚁最多了。”
乐乐有些不服气:“不对不对,糖这边的蚂蚁也很多的!应该是喜欢糖。”
琛琛有些不开心,一言不发盯着蚂蚁们看。
汤汤喊道:“我们再来一次!再看看蚂蚁是不是真的喜欢吃糖和西瓜。”
紧接着,第二次试验开始了……
这一次,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
蚂蚁爱吃什么 | ||||
糖 | 饼干 | 西瓜 | 面包 | |
猜一猜 | √√ | √ | √√√ | √ |
第一次试验 | 5只 | 0只 | 7只 | 3只 |
第二次试验 | 6只 | 1只 | 6只 | 2只 |
活动开始前,幼儿结合前期经验,选出四样有可能是蚂蚁最喜欢的食物,围绕这些,开始了观察室的设计,首选选择了一个凹形盒子,将糖、饼干、面包、西瓜分别放在四个角落里,将装有蚂蚁的盒子在中间打开,静静观察蚂蚁的选择,孩子们满怀期待,耐心观察,很快,糖和西瓜上面布满了小蚂蚁,这让心心和乐乐十分得意,但是不服气的汤汤小朋友提出了第二次试验,紧接着,试验结束,糖和西瓜上仍然有许多的蚂蚁,这下大家都认可了蚂蚁喜欢吃糖和西瓜,不喜欢吃饼干和面包。
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操作环境,材料取决于教室内各个区域中,幼儿自己通过讨论、收集材料、观察来发现并探索,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独立自主能力,更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新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准备“食物”,满足他们探索发现的欲望。
从一次简单的对话到第一次探寻蚂蚁,从户外活动到晨间室内观察,教师努力实施游戏化课程活动,尊重幼儿的兴趣,力图营造一种成人与儿童、入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氛围,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方式激励幼儿发现和探索,促进幼儿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