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游戏故事课题>>过程性材料>>文章内容
在科学探究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以科学探究游戏《好玩的纸》为例(转载于河南省濮阳市市直幼儿园 吴建丽)(徐怡)
发布时间:2021-05-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怡

  本文以《有趣的纸》这一科学 探究活动为例,探究教师应如何在科 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这个科学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 通过收集材料、产生疑问、寻求问题 解决方法等一系列活动建构起相关的 科学探究经验,教师也追随幼儿成长 的脚步不断对活动进行省思:如何在 科学探究活动中借助纸的材质特点和 用途,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 何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深 入探究纸的特性?

  一、纸之初体验

  课间游戏的时间到了,还有 三五个幼儿在看我布置班级主题墙 面。佳林跟在我的身后,悄悄地从地 上捡起了我剪下的卡纸和皱纹纸,在 手中来回摆弄。他将长长的皱纹纸套 在自己的脖子上,这张纸瞬间就变成 了一条让他神气十足的围巾;他又将 长方形的卡纸折成一架小飞机,实现 了他当飞行员的梦想。佳林的行为吸 引了其他几个幼儿过来捡纸、玩纸。 这一情形让我开始思索生活中 有多少纸张被浪费,这些纸张如果得 到回收的话又会有什么用处。生活是 幼儿科学教育的源泉,贴近幼儿实际 生活的内容能让幼儿产生探究的兴趣 和欲望。从幼儿的发现去理解他们的 需求,一方面幼儿觉得各种彩色纸非 常漂亮,不舍得丢弃;另一方面因为 没带玩具,也无法与同伴分享,当发 现几张漂亮的纸时,它们自然就成为 幼儿手中的玩具。这些行动的细节, 蕴含着幼儿对纸张的好奇及积极主动 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和幼儿在集体 活动中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与幼儿达 成共识: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 那些废弃但仍可利用的纸,并把它们 收集到幼儿园里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 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 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 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 积累经验。教师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幼 儿对纸张的好奇心,关注到幼儿的兴 趣和经验,为幼儿深入探究和培养幼 儿的学习品质创造了机会。

  二、让纸站起来

  幼儿从家中带来了餐巾纸、广 告纸、报纸等生活中常常被废弃的 纸,于是关于“纸”的科学探究区域 建立起来了,有的幼儿用报纸卷望远 镜,有的幼儿用餐巾纸做花朵。晨 晨、果果、棒棒三位小男孩却在想办 法让纸站起来,三位小男孩拿着广告 纸,有的折、有的叠、有的揉,有的 看别人操作之后模仿。 果果将折叠过的广告纸展开, 发现它竟然能够站起来,高兴得手舞 足蹈:“快看,快来看,我的纸片站 起来了!”在由衷的赞叹后,我立即 提出了一个问题:“它为什么能够站 起来呢?”果果答道:“因为这张广 告纸是硬硬的。”看到果果的纸站起 来了,晨晨、棒棒也不甘落后,不一 会儿手中的纸都站了起来,但三位幼 儿立起来的纸都是一碰就倒。 如何让纸站得更稳呢?幼儿讨 论、猜想、不停操作。晨晨将纸卷成 了一个圆柱体,他觉得圆柱体的两端 都能够立在桌子上,比较平稳。他又 去找来一个小盘子放在卷纸上,小盘 子竟然没有掉下来。于是果果和棒棒 开始模仿晨晨,将纸卷成圆柱体,然 后在圆柱体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物 品,例如小汽车、放大镜等,他们又 开始了对纸的承载力的研究。 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 题,并试着在观察同伴操作的过程中 改变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看似重 复的操作过程中,幼儿的经验得到螺 旋式上升。案例中果果的纸张可以立 在桌子上,但是承重力明显不足。教 师的介入有效地推动了幼儿的游戏进 展,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既动手 又动脑。 随着游戏的进展,晨晨的圆柱 体不仅让纸站起来,而且能够顶住小 盘子等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晨晨进行 了更高水平的探究,我也感受到了 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坚持、认 真、专注的学习品质。教师为幼儿的 自主探索提供了开放式的空间和充 分的操作材料,营造了舒适的游戏氛 围。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积极互动, 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观察、实验、验 证等。

  三、奇特的纸

   晨间游戏时,瑶瑶带来了一种 奇特的纸,纸不仅坚硬,而且散发着 花的香味。这种散发着香味的纸立刻 吸引了全班幼儿的注意。孩子们讨论 到自己家中各种奇特的纸张,有的幼 儿说家里有软软的纸,有的幼儿说家 里有亮晶晶的纸……各种奇特的纸再 次激发了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 此刻我看到幼儿能在以往探究 经验的基础之上深入进行探索发现, 同时也让我明白螺旋式深入的探究对 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于是,追随幼儿的兴 趣,我和班级幼儿开始了以“奇特的 纸”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我请幼儿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 起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对这些纸 到底了解多少?他们对纸的兴趣点在 哪里?从现有的纸出发可以生成什么 样的活动呢?带着这些困惑我组织幼 儿在班级里开展了交流与分享,以此 归纳整理出可能的活动生长点。 教师: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搜 集的纸,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炎杰:我的纸是装牛肉干的厚 牛皮纸,不仅防水,而且可以在上面 画画。 哲哲:我从家里的厨房搜集来 了餐巾纸,纸面上有花纹,而且是透 明的。 浩浩:我搜集的是家里的日历纸。 教师:小朋友们对这些纸张有 什么疑问吗? 哲哲:为什么餐巾纸软软的, 还有点透明呢? 炎杰:为什么装牛肉干的纸不 仅防水,而且还能够画画呢? 晨晨:纸是从哪里来的?用什 么做的? 浩浩:为什么报纸有味道? 从幼儿的讨论中,我发现幼儿 对纸张的经验并不是很丰富,但是在 幼儿的交流分享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 对纸张的兴趣愈发浓厚。于是,就 幼儿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提供答 案,而是请他们回家思考、探究。 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是幼儿好 奇心与学习兴趣的表现形式,也是幼 儿进行科学探索、寻找答案的起点。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幼儿 对纸张的主动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始 终陪伴在幼儿左右,成为忠实的倾 听者与参与者。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提 问、思考、表达、交流。在这个过程 中,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纸的探究 活动中,幼儿不管怎样发现、怎样表 达、怎样操作都被允许,无论这个过 程是否可以找到标准答案,它带给幼 儿的种种感受都是有价值的,因为这 是幼儿在积累属于自己独特的科学探 究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幼儿 创设了积极的“反思与解释”的学习 品质获得机会。 关于纸的游戏,幼儿从5月玩到 了6月。在这个持续的游戏过程中, 从偶发的“纸之初体验”,到科学探 究区中的“让纸站起来”,再到谈话 活动中的“奇特的纸”。 我能感受 到他们对纸张的兴趣和关注点的变 化。在看似重复的探索中,幼儿的经 验有了螺旋式的上升。看着幼儿在玩 纸的过程中专注的眼神、热情的讨 论、完成作品之后满意的笑容,我想 这就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