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1年9月16日 | 地点 | 翰书院 | 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成员 | 实到人数 | 12 |
主持人 | 蒋君 | 活动 形式 | 理论学习 | ||||
研究的目的 | 幼儿游戏故事的实践探索 | ||||||
主 要 内 容 | 蒋君:各位老师我们聚集在一起,关于《幼儿游戏故事的实践探索》,依托课程游戏化理念,借助六大支架的实践落实,教师基于幼儿的游戏开展观察并借助项目组活动对游戏故事己有初步的研究,关注幼儿游戏及主动学习的过程,对于如何撰写游戏故事己积累了相关的经验。请老师们先来交流一下,游戏故事的撰写要注意什么? 杜宇欣:要注意格式,关注—识别—回应。三步走撰写游戏故事。 蒋君:是的,那请老师们具体的来说一说,这三步分别要注意哪些地方? 郑凌云:关注:是观察孩子做了什么的过程,用白描的方式描绘孩子游戏或者活动的具体内容。 阮莉莉:可以用照片、视频或文字、简化等多种方式去记录孩子游戏的过程。 金花:识别是剖析幼儿活动背后的深意,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教师给予具体的说明,我是这样认为的。 陶芬:我认为,识别是要听过关注的游戏活动,透过现象去看本质,这个孩子他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学习与发展到了哪种层次,都是需要老师去解读幼儿的。 蒋君:没错,那有没有老师说一说回应是什么呢? 韩静娴:回应就是老师后续需要做什么? 卞立琦:回应是教师根据幼儿的识别后,教师突出支持和推动孩子观点采集、有机选择,更好促进幼儿深度游戏的过程。 蒋君:通过老师们一步步的梳理,游戏故事的框架就诞生了。具体的内容也由老师逐一说明,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我们课题的目标和内容。 1.倡导儿童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以儿童自己的、多样化的表征方式来呈现自己或同伴的游戏过程,提升儿童自我建构的能力。 2.倡导教师是慧眼、匠心的解读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走进儿童的游戏世界,精心了解与解读儿童,用心回应与有力支持,提升核心专业能力。 3.以开启多样的、有效的互动方式,促进师幼之间建立尊重民主、和谐自然的信任,形成良好而又健康的人际关系。 1. 观察与有效记录儿童游戏的方式研究。 关注—这一时刻发生什么?以照片、视频或文字、简画等方式呈现有趣的、有情节发展的幼儿游戏故事(充分体现四要素),发现与寻找孩子在游戏中的哇时刻。 2. 理解与分析判断儿童游戏的要点研究。 识别—发生怎样主动学习?通过表层的行为描述,剖析背后深层意义。具体分析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与发展的层次等等。 3.支持与推进发展儿童游戏的策略研究。 回应—后续还可以怎么做?置身于幼儿游戏场景之中,基于幼儿角度追随需要,提出支持和推动游戏发展的多种策略与方法,可提供幼儿进行观点采集、有机选择,更好促进幼儿深度游戏。 蒋君:那对于游戏故事的撰写,教师们还有哪些问题? 赵丽:还是不知道具体的撰写方式,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 蒋君:那我们请杨子豪老师根据他的《纸飞机大PK》来和老师做一次分享。 杨子豪:关于游戏故事的撰写,主要是要加入幼儿当中去,立于幼儿本位,就像每次游戏完,都会和孩子们共同开一个小小的研讨会,探求纸飞机飞的更快更高的方法。 蒋君:这是基于回应部分来说的,关于识别部分有什么建议吗? 杨子豪:那就一定要多看书,尤其是《指南》和《纲要》中所提及的内容感要牢记于心,才能对每个幼儿所表现出的行为有好的解读,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将书放在旁边,多翻阅,才能将幼儿分析出具体的内容,而不是空洞的夸夸其谈。 蒋君:感谢杨老师做的分享。 蒋君:接下来我们进行课题组人员分工安排。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任务进行认真的负责。 | ||||||
评
价 |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幼儿游戏行为的支持性策略等相关理论,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希望教师能通过课题活动用发展的眼睛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加以分析,更好地了解儿童的世界。督促教师从教育观念到行为的转化,提升教师专教研水平,促进幼儿园教研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