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建设>>文章内容
游戏故事:戏里的你 戏外的我————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中的关注与放手 (凌)
发布时间:2021-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郑凌云

                                   戏里的你  戏外的我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中的关注与放手

常州市十三五市级重点课题《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策略研究》在幼儿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课题中期评估之后作为教师关注与聚焦是幼儿在游戏中变化与成长,我们则以跟踪观察的方式走近每个孩子,蹲下身姿、倾听了解、解其困惑,助其发展。

请跟随我们的镜头走进混龄民游“炒黄豆”,走进孩子的游戏之中,来看一看孩子在混龄游戏中是如何互动、如何获得多方位提升。

【介绍主角】

果果二班的顾诺淇小朋友,她是班里同龄孩子中月份最小的孩子,但她聪明、爱动脑筋,外表看似腼腆的她,私下里是个非常活泼、有主见的孩子,总会在游戏中玩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小花样。唯一就是小有个性——犟,遇到不喜欢的游戏时不会参与到其中,一直游离在外,喜欢充当领导者,不愿听别人的使唤,就这样个性的小姑娘,究竟能不能在混龄游戏中去带领弟弟、妹妹一起玩民间游戏呢,让我们通过此次的游戏实录在走进她的内心。

 

【镜头展开】

游戏时间:2018年3月23日上午游戏时间

游戏地点:彩色道班场

关注一:              

游离于游戏外的你……

混龄游戏开始了,今天大家一致商定玩“炒黄豆”。大班和中班的孩子开始互动游戏了,陆续开始寻找自己的小伙伴。你也来到小伙伴中间,只见你走过来走过去,眼睛到处寻找自己的小伙伴。

然而时间过了好久,你迟迟不下手,渐渐的,你的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可你还是一个人,现在的你眼睛一直盯着地上。大家来到了空场地开始玩“炒黄豆”了,你也跟随一起来到了空地方,只有你一人没参与,你两只手扶靠在墙上,眼睛盯在玩的小伙伴。

此时,你跨出一只脚想融入他们的队伍中,可是别人正在玩得起劲,没有人注意到你。你又把脚给缩了回去,眼睛还在不时的偷瞄的看着大家做游戏。

    识别:

你融入到寻找伙伴的队伍中,说明你成功的跨出了一半。当伙伴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你还没找到时,你并没有放弃,或者到别人手里去抢小伙伴,说明你知道伙伴之间的谦让。当伙伴开始游戏了,你没有跑过来求助老师,而是继续跟着伙伴们来时游戏场地,说明你有一定的毅力,坚持性哦,你几次迈脚步的动作,确信你是非常想参加今天的游戏的,并没有放弃。

回应:

什么是同伴?同伴是指与幼儿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开展混龄游戏的意义和价值就提现在幼儿同伴互动过程中,幼儿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伙伴之间的交往,通过观察、模仿、协商、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渐实现了对自我的认识,并习得了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对于顾婼淇在游戏中迟迟找不到游戏对象这种现象,我们利用一日活动中多提供孩子进行混龄的机会,如晨间户外活动中进行混班游戏,一起玩滚轮胎、抬轿子等;利用午散时间,大年龄孩子牵着小年龄孩子进行散步、聊天;利用区域游戏时间,跨班进行互动游戏……,通过一系列途径,让大小孩子互动成为一种常规和习惯。当我们在活动中,发现这种特别现象时,可以告诉孩子,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把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及时寻求帮助,解决困难。

关注二:

渐入游戏佳境中的你……

这时一旁的张芸逸看到你一个人,连忙招呼你过去,你立马脸上露出笑脸,一蹦三跳的跑了过去。两个人玩“超黄豆”还是很容易的,可是三个人重来没有玩过,特别是还有一个小弟弟。你拉着两个小伙伴的手晃来晃去一直没有“翻跟头”,你一直在想办法尝试着,可是张芸逸在你想钻的时候手就送了。

这时你对张芸逸说:“你要抓紧我的手,我要松,先让我尝试一下。”接着你又低下头对小弟弟说:“小弟弟,你先拉好我的手,一会我们会了来教你。”你先是一个人钻,可以如果不松手就卡在那里了,连续试了几次。于是,你对张芸逸说:“我们一起抬高手试一试,肯定能行!”两个人一边拉紧了小弟弟的手,另外两只手太高,只听见“1、2、3”两人同时终于翻了过去,“1、2、3”又翻了回来。“成功喽,成功喽,”只见两个人激动的跳了起来,连小弟弟也带动了起来。

你忙对小弟弟说,“来,我来帮助你!”她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弟弟也成功的翻了过去。喜欢动脑筋的你,又发现了不同玩法,三个人中一个钻过对面的小洞,三个人就可以一起转动哦。你越来越开始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识别:

当你在迟迟犹豫的过程中,小伙伴过来帮助了你,你非常开心的参与了游戏。说明你很容易融入大家的队伍,愿意合作进行游戏。在挑战游戏难度的过程中,你并不是一直依存于伙伴,而是自己积极动脑,愿意尝试,在几次尝试失败,并没有气馁,会和同伴商量,最终找到游戏方法,你从小做事情就执着有坚持性,将来不管面对任何事情你都会迎刃而上,积极面对。在自己尝试成功后,你会耐心的告诉小弟弟,用慢动作的方式带动弟弟一起游戏,真正体验以大带小的价值体现。同时,渐入佳境的你不满足单一的动作,又在积极动脑想出更多的玩法。说明你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空间逻辑思维不断在各种想象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回应:

在这种需要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则更多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是实现混龄活动价值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才会有机会与同伴发生自然的互动。因此,混龄游戏过程中,教师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探究环境。同时,教师要随时观察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情况,了解并指导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观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不同年龄的幼儿能彼此关注,自主选择、参与、探索、表达,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顾婼淇从开始的被动到主动,情趣的淡然道现在的高涨,说明自主的游戏给孩子带来了自信和满足感,对于这种善于挑战性的孩子,我们要多提供具有创新型的游戏来提升孩子多方位的发展。同时,当孩子在出现瓶颈期时,我们可以以同伴的方式参与,是游戏进入更具有挑战性,

关注三:

愿意挑战难度的你……

每次玩得时候,你们两位大姐姐都能细心的照顾弟弟,几次下来,已经满足不了你们此时的挑战的性情。但是,试来试去,实在想不到其他玩法了。这时,你终于向我开启了尊口:“郑老师,还可以怎么玩啊,我们想不到了为!”你还和以前一样一点不虚心的语气。

我果断说:“二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可以玩,那我们更多人也是试试呢!”你古怪精灵,顿时瞪圆眼睛,嘴巴张大:“啊,不会吧!” 于是,旁边的一对大小朋友加入了你们的队伍。“炒黄豆,炒黄豆,噼里啪啦,翻跟头!”一下子都愣在了那里不动了。你先小声对弟弟、妹妹说:“你们一定要拉紧手,不能松啊!”另外几个小伙伴已经按捺不住,都在翻了起来,可以要么卡在那里,要么手一直断开来。最后一次,你没有翻,而是拉着手站在那里。你突然大声说:“你们每个人都在往里面钻,一定会破的。” 我们先一个个钻吧。小伙伴果真停了下来,终于,利用钻跑、翻身的方式能在“锅子”不破的状态下成功完成了。你对弟弟、妹妹特别有耐心,每次都会放慢动作,还时不时夸奖两句,俨然一副姐姐的榜样。

识别:

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学会了寻求帮助,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互相帮助是每个人必备的优良品质,会使我们得到不同的收获和愉悦的情绪。当你接受挑战难度时,虽然有疑惑,但是并没有放弃,而是愿意尝试。在此过程中,你没有自顾自的在玩,能顾及旁边的弟弟、妹妹,友善的提醒他们,说明你社会情感交往能力得到更一步的提升。当小年龄孩子在你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你也能模仿老师一样加以表扬,说明我们教师平时的榜样意识非常重要,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吸收着,如一面镜子。

回应:

在混龄游戏中,教师更多地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基于幼儿年龄和实际的身心发展自由分组,教师作为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帮助幼儿进行观念和经验的共享。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特别是一些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较弱的幼儿在混龄活动中可能会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对此,教师除了要积极给予个别帮助和指导,引导其他幼儿给予关注和支持,利用群体的力量帮助每个幼儿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当有人参加这游戏时,我们教师要作为旁观者,当孩子几次挫败感的状态下积极给予帮助,给予信心。同时当游戏进入一定的难度时,我们平时利用各种契机,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提供孩子多次混龄,发挥民间游戏的魅力。

 

【折射角度】

在反思过程,通过几次游戏中的不同表现,你从开始的被动到最后积极主动,相信你的心理历程也在进行不同的转变。从中得益于教师的完全放手,当求助时给予积极帮助。我就游戏中孩子出现的行为,围绕作为教师应如何基于幼儿游戏状况调整自己行为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一、多察觉,策略支持促参与。

多察觉游离于游戏之外的孩子,当孩子不能专注于游戏,总是在不同状态下漫无目的地闲逛或做着其他事情,这种行为还不能称之为游戏。这样的孩子需要我们有更强的耐心,按照孩子的水平,先给予观察,如果不同年龄孩子之间没有互动行为,我们则给出一些小策略,帮助他们逐渐进入游戏。

二、多倾听,差异资源促互融。

当遇到寻求帮助的异龄孩子,自主游戏时由于自主权完全给了他们,而他们却不知道如何与材料、同伴互动,甚至遇到问题也不会请求帮助,对于这些游戏状态瓶颈期的孩子,老师应随时准备介入,当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游刃有余时,老师再做幕后的观察者。充分引导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让孩子们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之间的主体差异成为游戏活动中最好的教育资源。

三、多交流,智慧迸发求共赢。

当遇到寻找更高探索欲的幼儿时,对于游戏玩法已经研究时,有必要时提供一些点子。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人其中,并且与他们分享游戏玩法。老师可以借由自己的行为与存在,强调游戏的诸多可能性并加强互动与角色扮演和游戏策略。这样介入的结果可能会产生平行游戏或合作扮演游戏,从而在团体游戏生活中给这些能力弱的孩子一个位置。

总言而之,无论是对于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应秉持尊重、平等的幼儿教育观,将幼儿视为人格独立的个体,将自身和幼儿摆放在平等的位置,整个互动的过程围绕如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来展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的自我、自信心、主体性得以萌发。我们要善于倾听和观察,把握幼儿成长的闪光点,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华爱华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指出:“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对于混龄教育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并在努力探索着,期待在基于本园的混龄民间游戏研究之路能越走越宽。

 

参与文献

[1]徐刚 华爱华,混龄日记中的教育启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葛晓英  混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