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建构之旅
——朵朵三班建构区发生的游戏故事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 王玉林
为了改善办园条件,为幼儿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进行了南教学大楼的校安改造工程,由于在过渡时期,班级活动空间相对较小,由此建构王国(建构区)创设在了班级的室外走廊上,每天,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许多幼儿的故事。
胡紫鑫:张子诺,今天我们一起到建构区去玩吧?
张子诺:好的呀!
胡紫鑫:前几天,我们认识了好多好好的房子,今天来建城堡,可以吗?
张子诺:好的,我们再叫上蔡佳瑞、王荣熠。
胡紫鑫:嗯,我们一起玩。
……
原来在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孩子们认识秋天的农村后,对各种各样的房子、城堡特别感兴趣,生活、游戏、话题都与之有关,当然建构区也不例外。
让我们的镜头回放到2021年5月11日,一起来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
区域活动9点50分时,当“弹尽粮绝”时……
胡紫鑫,今天的你穿着牛仔背心麻利的将进区卡插在了相应的位置上,从门后面拿出垫子让其他小朋友帮忙拼,你说:“走,我们一起去取积木。”只见你们尽可能的把怀里塞满积木,抱到垫子上。你还时不时的对王荣熠说:“王荣熠,记得多拿点圆形和半圆形的。”“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吧?”你们脱掉鞋子,走到垫子上开始忙碌起来。你在垫子一旁构建你的蒙古包,他们在设计一个城堡。
随着各自“工程”进度的加快,很快积木就要没有了,你转过身问王荣熠还有没有积木?他们没有加回答。只见你的小眼睛眨巴、眨巴了闪几下,对他们说:“不如我们再去拿点积木吧”。其他三个小朋友都点点头,可是当大家都准备穿鞋子时,你又对大家说:“我觉得,我们都去拿积木时每次都要穿鞋子、脱鞋子,这样就把时间都浪费光了,不如我们中一个人去拿了积木运过来,让其他人建。”在场的孩子看着各自的作品谁也不愿意离开。看到大家都不吱声,这时你高举着小手说道:“我可以为你们拿积木,可是我想建一个蒙古包的,你们愿意帮我建一个吗?”“我们也可以帮你把蒙古包外面搭上围墙,这样就更牢固。”大家都同意了你的想法,又重新开始分工、合作。
》教师心语
每次建构游戏时总发现孩子处在一种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状态,喜欢这种自由的探索,喜欢这种自主的选择,喜欢突破自我的创新,喜欢反复的操作中,更喜欢感受建构游戏带来的快乐,这时候孩子们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
在区域活动开始时,从一开始的齐心协力辅垫子,再到游戏时发现了“积木不够了”一起去取积木时,拿积木要经历“穿鞋——拖鞋”这一费时的过程中,发现善于思考的你,总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出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这里,老师们看到了你是个积极的,有信心的主动思考行动者,不仅会主动思考还会付诸于行动,合作意识也较强,发现你具有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同时也能坚持自己最初的建构计划,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随意改变。
区域活动10点20分时,当“铁骑踏过”时……
眼看“加固式蒙古包”就要完成了。这时,苗苗四班的弟弟妹妹们从楼下操场游戏后准备回到教室,而建构区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你被这一浩浩荡荡、突如奇来的不速之客惊呆了,尽管小班的老师一再喊着“慢点,看着脚下,不要把哥哥姐姐的积木弄乱了。”可是建好的蒙古包早已没了踪影。只见你的眉头一直紧锁,旁边的王荣熠和张子诺不停地傻笑着。
等小班的小朋友全部过去之后,没过几秒钟,只见你环顾了一下走廊四周,高兴地说:“他们需要一条路,小班的弟弟妹妹如果想从班级里出去或进来,只能从走廊这里经过,如果我们帮他们空一条路,他们就不会踩到我们的积木啦。”“那怎么空条路呢?”张子诺问,你说:“我们可以把垫子先拆开了拼在两边,中间留一条路就可以了。”于是你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教师心语
眼看建构的作品即将完成,孩子们是兴奋的,可面对突如其来的铁奇兵路过,作品展眼间的消失,那一刻孩子们是愕然的、完全没有意料之到。此时的你虽然沮丧,但是你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还是积极想办法,最终发现问题找到根源——小班的弟弟妹妹需要通过这条路才能进出的。所以你学会站在小班弟弟妹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想着只要空一条路给小班的弟弟妹妹走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正是这种为对方着想的品质帮助你去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区域活动11日10点30分时,当“无处可建” 时……
你们先把垫子上的积木挪到地上,正准备把垫子拆开,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走廊宽度有限,再加上班级的积木架子也是放在走廊的边上,所以留下的宽度只够放两块垫子,再想“修建”一条路是不可能了。“哎,我就觉得不行。”听到王荣熠的质疑,你显得有点焦虑,目光一直停在积木架上。这时你回过头看看我说“老师,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积木架移一下吗?”“可以呀,你们想怎样就怎样。”听到我的话,这时你高兴的对小伙伴说:“老师说这个可以移动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们终于将这条路空了出来。“胡子鑫,我们还要建蒙古包吗?”“不用了,刚刚我运积木的时候看了一下圆形的积木不太多,做不了两个蒙古包的,不如我们一起造两个城堡吧。”听了你的话,大家一起行动。
你们井然有序的忙碌着,先小心翼翼的把垫子周围用易拉罐和纸盒架上围墙,生怕自己将要创作的作品再一次被破坏。再在围墙里用中型木制积木,通过拼接,架空,围合,叠上,一点点搭建了你们心中的童话城堡。作品完成后你还选了两个毛绒玩具,将它放在城堡的两端,仿佛是你安排在城堡边上的哨兵监视着过往的“车水马龙”。
》教师心语
经过了前两次的波折后,你的三个小伙伴的内心对于“空出一条路”这一方法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是不确定的,所以当走廊上没有地方空出一条路这一问题出现后,三名小伙伴就马上对你想到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这时,你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你并没有放弃思考,而是动脑想办法:移动积木架子,为走廊腾空间,足见你的足智多谋是无穷的,最终你成功了,在向小伙伴们展现了你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证明了你的方法是可行的,一条路与建构作品最终完美呈现。
【分析——可能产生怎样的学习】
此次的游戏过程中看到几名幼儿的建构游戏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第一次的由于积木不够而导致作品无法完成,第二次即将完成的作品被突然其来的弟弟妹妹破坏,第三次由于走廊宽度有限不能空出一条路。这其中的每个波折阻力对于中班幼儿而言都是一次挑战。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才会让孩子感兴趣,冲破重重阻力才能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突发的事情才让老师看到孩子在游戏中有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智慧时时涌现,惊喜接连不断。
1.幼儿的建构水平由独自转向合作。
从一开始就是独自建构蒙古包,到时合作完成加固式的蒙古包,最后再到一条路的形成及两城堡的呈现,孩子们的游戏水平以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在不断的发展与提升。
2.幼儿的建构主题由预设转向生成。
在突发事件的不断冲激下,孩子一直坚持着最初的想法。而当弟弟妹妹需要一条路时,聪明的小精灵,紧以一路之遥的方式同时完成两座城堡,建构内容在不断丰满时有所改变,建构主题由最初预设向动态生成发展。
3.幼儿的建构空间由固定转向灵活。
游戏是幼儿最佳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你总能遇事动脑,克服困难,主动解决,深入游戏。幼儿主动开启师幼互动时机,为了争取更多的建构空间,随游戏的发展游戏的活动空间而变得更加灵活。
4.幼儿的学习品质由兴趣转向专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在将近1个小时过程中,孩子们虽然经历了多次波折,但并没有消极与懈怠,而是始终坚持着目标,保持着高度的兴趣,积极主动、勇于尝试、敢于探究、乐于创造。
【支持——可以做哪些反应】
纵观今天的游戏发展状况,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是以观察为主,静静等待,退居一旁。当看到孩子们能自己解决游戏中的一切问题之后,也在时刻反思,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1.空间改造:为幼儿创设有序的游戏环境。
虽考虑到本班级因素而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却不知狭长的走廊游戏环境,则会引起幼儿本能的追跑意识,且走廊本身就是一通道,还是应把建构区域设置在班级活动室内,充分利用集体教学活动的空间,实现建构环境的空间的延展性。
2.材料改变:为幼儿架设丰满的建构主题。
发现孩子的建构作品造型单一,场景不够丰富,可以与幼儿共同收集相关的蒙古包图片或是照片,激发幼儿的持久兴趣、激活幼儿的创意。还可以多提供与投放多种辅助性的材料,如三角小彩旗、绿地毯、皱纹纸、各种玩具动物等等,让建构内容越来越丰富、游戏越来越深入。
3.时间保证:为幼儿留出充足的游戏时间。
游戏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发展,而一次的游戏时间是很难保证幼儿完成建构任务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同伴间有时会针对某一问题讨论、协商、妥协、解决,都是需要耗费一些时间的。可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而不仅仅限制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更加自主的选择游戏时间,这样幼儿的游戏就能进入“心流的体验”的状态,通过想象、探索、发现和创造,提高自己的游戏能力和游戏水平。
对幼儿而言,虽然在游戏中困难重重、挑战重重,但却是一次成长有利时机,这一过程孩子是游戏的主人,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在不断重构,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