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对象:有有
特征分析:
有有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幼儿,在上海进行了一年的训练治疗后,现在的她能够完整的表述,不善于主动与人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耍,不愿意受约束。
游戏背景:
“老师,他们在干什么啊?”有有顺着孩子们攀爬鸟笼的方向望去,眼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愉快的在“鸟笼”中穿梭,有有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对于这个刚插入我们班级,并且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来说,此刻这个高大威武的大型铁笼子,两边用斜度不等的网状楼梯状爬坡支撑着,一下子把有有吸引住了。此刻的有有也想和“鸟笼”来了场较量呢,她会成功吗?。
游戏印象:
瞬间一:初见“鸟笼 ”——好奇之心慕名而来
时间:2021年9月3日上午户外活动,孩子们自主的选择了“鸟笼”,大家都很开心。有有第一次看见过这个像“鸟笼”一样的神秘大物,她会怎么和“鸟笼”第一次亲密接触呢?只见有有先是站在“鸟笼”下面,仰着头看着小伙伴们怎样穿梭在“鸟笼”当中,当有有每看见一个小朋友成功穿过“鸟笼”时,她都会拍手鼓掌,好像成功的是她自己。
文文:有有你也上来啊!很好玩的。(有有没有理睬)
越越:有有,你跟着我后面,慢慢爬上来。(有有继续仰头看着最上面“鸟笼”里的小朋友)
小伙伴们的邀请都没有成功的让有有参与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大约过了五分钟。有有不由自主的也跟随着小伙伴准备挑战这个“鸟笼”,只见她学着小伙伴们的样子,小手扶着梯子,脚慢慢的跟着手的移动向上爬,在爬的过程中,有有还时不时的头朝下张望,眼睛也会时不时的投向老师的方向。好奇心终于让有有成功的迈开了第一步。
快乐发现:
有有是个不善于与小伙伴主动交往的孩子,她喜欢自己一个人的玩耍,更喜欢欣赏小伙伴们的成功。当有有看见小伙伴一次次挑战“鸟笼”成功时,有有也会跟着开心,这点就能够看出有有其实是个愿意和同伴一起体验快乐的孩子,只是不善于把自己愉快的心情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当小伙伴的一次次直面邀请有有加入他们的游戏时,这个时候的有有又表现出抗拒,这里不难看出有有内心对于刚认识的小伙伴还是有些抵触的,如果这个时候的老师和小伙伴强制性的让有有去挑战“鸟笼”,那么达到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影响有有对“鸟笼”的兴趣,所以这个时候的老师只需要在旁边观察和等待,让有有自己慢慢跨出挑战“鸟笼”的第一步。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相信,有有在充分的观察了解后,不再害怕这庞然大物,而是更加激起自己攀爬的热情。
瞬间二:跨进“鸟笼”——恐惧之心瞬间而来
当攀爬到圆球中央,有个大软垫,是给小朋友进行缓冲和坐在上面休息的。就在有有准备从扶梯跨进“鸟笼”时,有有的脚始终悬在半空,上不去也下不来,有有尝试了很多遍,但是就是不能够成功的跨进圆球中央,在有有后面的小伙伴们有些着急了,想从有有的旁边绕过去,但是由于空间很小,要想绕过去就必须碰到有有的身体,有有害怕的一下子哭了起来,“呜呜呜,我害怕”,有有边哭变向我投来了“求救”的信号。
幼儿A:有有不要怕,你把一只脚慢慢踩在网绳上。然后另外一只脚再慢慢一过来!
幼儿B:有有,你不要朝下看!
幼儿C:有有,我在圆球里扶你下来好吗?
幼儿D:有有加油!
……
小伙伴们的鼓励,有有似乎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老师,我害怕”这个时候的有有直接请老师来帮助,此刻有有的哭声更大了,这个时候任何的鼓励话语已经起不到作用了,于是老师从另一头爬进了“鸟笼”,并安慰有有:“有有,不要怕,老师来帮助你好吗?你已经非常棒咯!”有有听了老师的话,慢慢的把手伸向了老师,一下子拉住了老师的手,有有感受到有老师就很有安全了,就这样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有有成功的穿过了“鸟笼’
快乐发现:
平日里孩子们进行游戏,不会因为一丝挫折,或一点无趣,或是游戏的小插曲,而放弃继续游戏。但是,从有有勇于挑战,让我看到了有有对这个”鸟笼“是非常感兴趣的,想和小伙伴一样去挑战。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追寻孩子背后的需求——提供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帮助,给予他们更多勇于挑战游戏的空间,相信决不放弃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在攀爬活动中,当有有看见其他小伙伴都在胆大、勇敢、不怕困难,体验了体育游戏带来的成功感、快乐感时。此刻的有有决定自己也去尝试一下,虽然第一次的挑战,有有比较胆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但是从她愿意大胆去尝试挑战游戏中,可以看出有有内心对“鸟笼”的探索兴趣非常浓。
当有有内心还是充满恐惧的时候,这时候的教师就可以给予孩子们充分的信任和帮助,实时的用语言去鼓励有有,减除她内心的恐惧。对于这种特殊的幼儿,在这里教师应该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瞬间三:挑战“鸟笼”——获胜之心乘兴而来
时间:2021年9月14日上午早操律动时。
今天早晨,小朋友们都在认真的做早操了,而此刻的有有一个人跑到了鸟笼那里,站在“鸟笼”下打量了一番,过了一会儿有有终于鼓足勇气迈开第一步,一步一步慢慢的向上爬,爬到了圆球中央时,有有停顿下来犹豫了一会儿,只见她头朝下张望了几眼,看到身边没有任何小朋友,于是就小心翼翼的一只脚先踩到圆形垫子上,接着另外一只脚再踩到垫子上,就这样有有成功的钻进了“鸟笼”里,她开心的坐在垫子上朝小朋友做操的方向看去,似乎在告诉大家我终于爬上来了。有有在“鸟笼”里大约休息了三分钟,然后起身慢慢的从另一头往下爬,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有有调整姿势,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下行方式。有有先尝试趴着爬下去,可是这样的方式似乎不适合她,接着她又开始尝试屁股坐在绳子上慢慢退下去,这样的方式有有非常适应,不一会儿有有成功的玩了一次钻“鸟笼”的游戏,只见她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快乐发现:
对于有有这样的特殊幼儿,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发现和挖掘她的游戏兴趣,当今天有有并没有和同伴们一样按照规则做早操,而是自己跑去“鸟笼”那里进行探索时,这是时候我们老师并没有阻止有有的行为,而是随机应变由一位老师默默的跟在后面观察有有的动向,从而更多的了解有有的行为意图是什么,这里充分的体现了教育史因人而异的。
有有在独立探索“鸟笼”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她不断探索和不断尝试的优良品质,更看到了她勇于自我挑战的精神。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有有对于“鸟笼”的兴趣从未减少,从一开始的胆怯到今天的自我摸索尝试,到最后的成功挑战,这无形是给有有以后的游戏增加了勇气和胆量。
教师策略:
一、给予信任,激发信心。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 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级家庭中的一种最常见的自发性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之处“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充分信任幼儿,从而让其自主、自由的去发展,并且在有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充分的鼓励,从而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兴趣。
二、给予时间,发现能量。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游戏活动时幼儿生活的扩充和延续,他们可以通过游戏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给予胆怯和不够自信的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发挥,从而在自我挑战中提高自己的胆量和自信心。
三、给予空间,收获快乐。
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在个体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有千差万别。所以教师对于有有这样的特殊幼儿,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要用眼睛多关注有有的发展情况,多用手记录有有的活动轨迹,从而更多的去发现有有的哇时刻,更多的了解有有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