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22年6月16日 | 地点 | 果果五主研讨班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课题组成员 | 实到人数 | 12 | ||
主持人 | 宗旭花 | 活动 形式 | 自主研讨 | ||||||
研究的目的 | 班级区域活动开放观摩后的建议和调整 | ||||||||
主 要 内 容 | 宗旭花:各位老师我们聚集在一起,关于上次《班级区域活动开放观摩》后,对于班级的重点打造区域有什么好的提议。请大家畅所欲言。 顾智敏:孩子们以物代物的能力也很强,还能就地取材,创设游戏场景进行想象游戏,有一定的主导意识。建议班级材料库能充分为幼儿所用,而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与幼儿的话中发现孩子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可以从材料材料库取自己需的材料。材料筐上的标签也需及时完善,让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活动真正而服务。 陶云娣:对照量表孩子们能够充分的利用废旧材料创造性的进行游戏,孩子们自主的去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开展游戏,从这点可以看出在平时的区域游戏中,孩子们对游戏材料的选取都是根据自己游戏时的需求所定。如果孩子们能够自主的对于班级区域空间格局结合所需适当调整,那么这样更能够体现儿童视角下的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 徐怡: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非常强,很感兴趣能熟练运用材料,同时我也看到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一直在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能够及时观察到幼儿产生的问题,并与幼儿积极互动解决问题,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经。 张布:首先区域游戏的桌子上摆放了操作示意图,前后两面都可以玩,在活动中我看到科学区的一位小朋友玩的是海绵运水,小女生在记录纸上画了一个女生头像代表自己,然后将海绵放入旁边的桶里浸湿,再将海绵里的水挤到另一个桶里。 周淇:在果果四班里面我发现空间布局是十分的紧凑,除了建构区之外,未能够辨别其他区域的区域内容;在活动布局中,电视机下面以及卧室前预留了很大一片位置,幼儿游戏比较居中。幼儿在活动的时候,特别是在科探区里面,可以选择记录表进行记录。 王玉林:在建构区我发现有两个孩子在一条黑底白线的马路上用小汽车一辆接一辆的排队,马路中间还有人行道,刚开始不理解,后来我看到本周主题《神奇一线》才知道原来主题活动中有这个的课程,孩子们进行经验的迁移,用于游戏中。 赵莎莎: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遇到问题能够寻求同伴的帮助,能在同伴的协助下探究发现。陶老师也同我交流道“白色的陶瓷勺子更容易完成实验。”针对这些现象,我建议在这一游戏中要提供更多的不同材质的勺子,同时也要提供记录表供幼儿记录,探究哪些材质是可以使得图案浮起的。 张超:我观察到一名女孩子在专注游戏30分钟以后,开始拿出自己的游戏记录表记录游戏过程,整个的科学区幼儿积极性高,由于幼儿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我建议教师可以在区域内提供区域记录纸供幼儿在游戏时及时记录,结合评价量表,我认为能够体现幼儿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同时也要能够为幼儿提供展示、分享记录的机会。 姚雯燕:我进入的是果果四班,在建构区内,孩子们自发地分成了两个区域。女孩子们用纸砖堆了高高的围墙,然后又用泡沫积木搭了房子,其中,用黄色的圆柱体,我问袁子墨这代表什么,袁子墨说这是国旗台,前面的房子是教室。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是结合了现在开展的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从参观小学的活动中吸取生活经验开展活动。 宗旭花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班专注力最好的圆圆,看似没有同伴互动,其实是视听区里的电子材料和他进行了互动,因此他才会沉浸在这个区域中专注游戏,我还发现和同龄人相比能力弱的情况下他也能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在涂色环节能正确操作,自我观察对比后再涂色,坚持完成任务。 整个班级区域空间布置动静交替不明显,有的材料的层次性和挑战性有所调整,关注幼儿在区域中动态的表现,用多样的方式及时记录幼儿游戏高光时刻。 邵英杰老师:今天我在朵朵四班观摩了区域活动,豆豆和华华选择了科探区游戏,在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时,华华选择了看图片找对应的小球材料,他先打开了图卡,然后挑了一张图卡,就拿起管子放与图卡相对应的彩色小球,从一开始的慢慢的夹起,到后面加快速度的玩,玩的兴致很高,不过,玩了一会他想让旁边的豆豆跟他一起玩,他看了看旁边的豆豆说:“豆豆,我们一起玩吧?”可是豆豆还沉浸在他自己的游戏中,不想跟他一起玩。这个时候,王老师观察到了他的表情,主动走过来和他比赛放珠子,同一张图卡,看谁先放好珠子就拍铃示意胜利,连续玩了两局,他和王老师打成了平局,他的兴致更高了,他说:“我要找一张最难的挑战自己!” 宗旭花:集合课题组老师的智慧,我们在前期进行评价量表的具体细化,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进行分层探讨,结合本次区域观摩后老师们的经验分享交流后,觉得指标需要调整,有针对性的面对幼儿,能够关注课题的核心目标,因此我们对于评价量表有微调,让后期的教研更具支持性的
| ||||||||
评
价 | 每位教师都能够结合自己观摩到的重点区域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并且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今天的研讨中,老师们都能够围绕儿童视角下的班级区域环境创设进行探讨,通过探讨我们对基于儿童视角下的班级环境创设评价量表进行了再次修改,做到更准确更符合本课题的评价量表,并且对今后的开放区域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建议和意见。 |
填表人 陶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