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表(陶 9月)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云娣
茶山幼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
姓 名: 陶云娣 学习时间: 2022年9月28日
题 目 |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材料及投放研究 |
内容简述: 一、问题提出:皮亚杰:“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1〕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形式,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区域材料来实现。可见,区域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区域活动的质量。 二、研究方法:幼儿拿着相机或以导游角色自由选择进入美工区、建构区或角色区,分别拍摄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域材料并在拍摄结束后向研究者就所拍内容和拍摄原因等作出解释,或者直接向研究者介绍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域材料,说明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之后,每个幼儿围绕“最喜欢玩的区域材料”和“最不喜欢玩的区域材料”两个问题,通过绘画、简单的文字等方式进行记录,并且就所画或所写的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全程访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在被访者知情的情况下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并现场记录访谈情况。 三、研究成果和评析:幼儿在对自己喜欢的区域材料作出解释时,对区域材料的外部特征、功能用途、组合使用和情感体验的描述出现的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外部特征(31%)、功能用途(27%)、情感体验(22%)和组合使用(20%)。在对不喜欢的区域材料的解释中,幼儿对材料的功能用途的描述出现的频次最多,占总数的41%,经常提及“不方便、不好用的”“没有什么用的”“不知道怎么用的”等核心词汇。可见,幼儿不喜欢的区域材料的功能用途有以下特点:(1)实用性不强。例如,“皱纸很不好用,一不小心就会破掉,折好也会散开,很不方便”。(2)功能无效。例如,“我不喜欢扭扭棒,它没什么用,搭不了什么东西,而且搭了也不牢的”。(3)使用方法不明确。例如,“我都不知道怎么用这个织布机,都是英文的按钮,看也看不懂”。 |
学习反思: 现在孩子们进入大班了,对于材料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一些简单的区域材料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所以通过本次学习,让我知道了材料的投放是有要求的,例如:低结构的材料是否可以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难度大的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成功感等等,在这个学习中孩子讲到了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分析材料的投入,这点对于我平时在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很大的帮助,这样以后投放材料的时候,我就可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倾听 孩子们喜欢怎么的材料,然后结合幼儿的需求再投放材料,这样的效果远远高于我们老师自行投放的材料效果,只有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材料,他们才会意犹未尽的玩起来。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