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从观察开始,儿童观察是一盏指引灯,照亮孩子成长之路,同时它也是教师教育反思中的一面镜子,能折射出幼儿个性行为表现,也能反应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师观察评价、全面解读幼儿的能力,在寒假中幼儿园结合当前教师的观察能力,选定《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儿童观察评价》为阅读书目,将儿童观察评价变为“有控制的认知过程”等章节进行阅读。为了让老师们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更好实践到工作中,2023年3月17日中午,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开展阅读分享教研活动,借助问题探讨、案例呈现、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观察评价能力。
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我问你答,明晰概念,在问题提出后,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有控制的认知和自动化信息加工的核心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在思维碰撞后也真正理解了两者的概念。第二环节是智慧在线,案例分享,在日常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运用便捷式的判断来评价幼儿,通过老师们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大家一致的观点就是观察分析解释时需要控制的倾向,不能给幼儿贴标签,对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不能断章取义,要对话倾听、客观分析,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好的回应和指导幼儿的发展。第三环节是一问多答,互动解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读内容,更多的是深入理解,把知识内化转为教师工作中的辅助能量,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们提出了自己阅读中遇到的难点,借助同伴的智慧,帮助教师进一步获得认知。最后顾智敏副园长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顾老师结合老师们的现场交流分享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在日常的观察中要充分体现儿童立场、要关注具体教育情境、要正确运用基本原理、要聚焦经验对标对点,更要重视自我反思过程。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既帮助老师更深理解与认知,也引领老师对儿童观察分析有系统、深入和精准的认识,相信老师们会以读书作为一个起点,不断提升自我内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加以实践,真正读懂孩子。(撰稿人:宗旭花 审稿人:华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