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儿童本位”理念
李红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环境创设应该以幼儿的发展和需要为核心,使幼儿与环境产生积极互动。本 文以某市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老师及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到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现状,存在材料投放不当、幼儿主体性 不突出和教师的指导问题,从而提出一系列措施,促使环境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幼儿
1 “儿童本位”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现状 1.1 活动区的材料投放不当
(1)活动区材料的投放,缺乏幼儿实用性,忽视幼儿需求。虽然有 些活动区的材料非常精美、颜色也非常鲜艳,但是,缺乏了实用性,“徒 有其表”。
(2)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忽视幼儿兴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能 力的发展,对材料也逐渐熟悉,幼儿兴趣也会发生各种变化,所以材料 的投放未关注幼儿兴趣。
(3)材料的更替时间过长。许多材料比较的老旧、使用时间过长, 没有定时对材料进行替换。
1.2 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中,主体性不突出
(1)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独立性较差,从众性比较强。大多数都 是按照教师的安排来参与环境创设。比如在对老师的访谈中,就提到, 一般就是他们安排什么,幼儿就跟着做什么;同时,在对幼儿的访谈 中,我们问到在他完成了之后,想要摆在哪里,幼儿就会说交给老师就 好了。
(2)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内容单薄。比如幼儿主要集中于装饰墙 面环境和区角环境,在一些自由探索等讨论上参与较少,并且他们只 是在教师设计的范围内完成一些辅助性任务,幼儿生成的内容很少。
(3)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方式单一、程度低。比如幼儿大多集中 在搜集、制作材料和制作作品展示等动作参与层次,参与程度只处于 低水平,而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这种方式不太采用,大多还是由教师 决定。
1.3 教师在指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上,存在问题
(1)教师的指导理念忽视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环境创设问题 上,她们只是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在组织活动,幼儿仅仅是被 动重复地进行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活动,而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 创造性,这造成幼儿与环境的关系剥离,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探索。
(2)教师忽视对幼儿参与活动的观察。在幼儿参与创设过程中, 教师没有明确自己要观察什么,甚至都没有观察,这说明教师在这过 程中没有对幼儿的观察产生重视,从而不能起到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3)教师始终处于权威的地位,也并没有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合理 地介入和合作。教师对于幼儿的命令永远是上位者下达的形式,没有 让幼儿发挥在创设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的不仔细观察,也造 成自己不能找寻到合理的时机去介入幼儿的创设活动。
2 “儿童本位”理念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对策
2.1 幼儿:尊重“儿童本位”理念,提升幼儿的参与度
在环境创设中应该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参与其中,提升幼儿的 参与度,同时。,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增强幼儿与环境创设的联 系。比如,我们针对幼儿不同阶段的不同兴趣,在开设生活区的过程中 按照不同的主题设置成不同类型的“生活馆”,我们在开学初举行“DIY 蛋糕”亲子活动,引起幼儿对“烹饪”的极大兴趣,当幼儿在生活区操作
的过程中,拿.起生活区展示板上的“蛋糕模型”,聊起与“DIY蛋糕”相关
的情景时,老师们抓住机会,将生活区打造成“百变厨房”,并以“美味 蛋糕”为切入点,大大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激发了他们选择生活区的 积极性。
2.2 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改变和需要灵活调整
区域活动的环境的创设,不是拘泥的、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主题 活动的改变和需要灵活调整,而且,教师要注意多观察、多记录,观察 幼儿的活动,根据现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活动需要及时更新材料, 并且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特征幼儿的需要。比如,在班级设立的影楼区, 初期只开设了照相馆,只拍证件照和博士照,有的小女孩喜欢婚纱,于 是自己带来了婚纱裙。后期,我们又拓展了思路,提供少数民族服装、 演出服等,幼儿还设计了伞、花等道具,角色方面还研发出了形象设计 师,区域设置增加到接待处、装扮区、摄影区,流程也越来越清晰:服务 员介绍服务种类—找形象设计师打扮—摄影师拍照—交费—取照片。 后来老师发现幼儿缺乏规范、文明的服务用语时,就与幼儿共同承担 角色,示范礼貌用语,幼儿自然地接受、模仿,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方法, 顾客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2.3 幼儿园:设置合理的区域分配,投放适宜的材料
幼儿园的空间要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设置基本区域(建构区、 美工区、语言区、角色区、科学区) ,灵活调整合轮流设立不同的区域, 动静分开,避免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为了提高区域活动的实际效果, 还要投放适宜的材料,包括活动材料的种类、数量、外在特征和可转换 性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程 度幼儿的发展需要。比如,对幼儿来说,家庭化的环境更有助于增强对 环境的亲切感,使幼儿愿意参与、乐于参与,并促进幼儿获得良好情感 体验、获得语言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将语言区以“家”的形式设置,每个 子区域做成“小房间”,其中就包括听赏区、操作区、阅读区、表演区,其 中听赏区主要提升倾听的能力,根据幼儿倾听发展的需要,通过有声 读物、录音机、点读笔等材料的提供,增强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性,提升 幼儿的倾听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结 语
区域活动就是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直接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经 验的需要。最大程度满足幼儿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我提升与发展的 需要,获得幼儿的喜欢、家长的认可、教师的提升。所以,我们的区域活 动环境的创设,一定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妹, 刘涛 . 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区域环创的结合策略研究 [J]. 山东 工会论坛,2018(2):96-99.
[2] 于冉 . 幼儿园中班角色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D]. 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0.
[3] 吴振东 . 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J]. 福建教育, 2020(33):22-25.
[4] 舒秀珍,陈海燕,张倩,林雅婷 . 幼儿园新手教师区域活.动指导存在 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J]. 学前教育研究,2020(1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