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表征评价的症结和解决路径
常州市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 陶云娣
平时的表征我们大多会在科学活动和艺术领域中发展幼儿的探索结果记录能力和绘画能力,但是现在我们借助多元表征尝试看到幼儿的发展,这个表征在幼儿的发展中帮助幼儿建立概念,通过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帮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化的教育服务。
一、基于多元表征评价的症结之处
在表征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会出现以已有对孩子的了解去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有时候会以观察的片面场景去评价幼儿的行为,更有时候教师以统一标准去评价幼儿,从而缺乏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问题1:角度局限,不能客观评价
案例:东东上个星期在区域建构游戏过程中,他玩垒高游戏时,用博克牌作为垒高的支撑面,把博克牌作为了建构材料和木质积木组合成漏空围墙,这样的创意得到了小朋友的一致任何和表扬。而在这个星期的区域游戏中,当东东再次进行建构游戏时,他用方块积木围成了城墙却发现没有适合屋顶的材料,这时候的他却出现了困惑和手足无措的现象,当旁边小朋友提醒他可以用彩色泡沫或KT板作为屋顶时,东东却不予采纳,最后游戏结束后东东还是没有完成屋顶的建构任务。在创造性思维上有很大的体现,
分析: 教师对东东的表征行为评价是东东在游戏中创造能力得到了体现,大胆运用材料进行建构作品,而对第二次的游戏评价是东东在建构过程中发现困难,却缺乏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造能力上需要提高。东东在同一种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态,这时候的教师阶段性评价到底是写东东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还是说东东在游戏中创造性思维不能得到体现呢?两次游戏所达到的不同结果根本无法评价出幼儿的发展能力,评价不仅要看幼儿的当前表现,还要关注幼儿的进步和努力。教师更不能通过一次两次的游戏行为,就给幼儿定下某一行为能力的标签,应该通过多次观察和比较,从而更客观有效的去评价幼儿。
问题2:只看表象,忽视个性特征
案例:在平时的区域游戏中,教师经常发现男孩子会选择科探类和建构类的游戏,比如活泼好问的文文经常会选择科探区,尝试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他很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而女孩子会选择绘画类和角色类的游戏,比如悦悦每次区域游戏时都会选择美工区做一些小手工和绘画,她很享受绘画作品带来的快乐;性格比较活泼的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会主动去和同伴交往和交流,而性格内向点的幼儿在游戏中会在动手能力上体现多一点。
分析:那么当出现幼儿个性不一样,区域选择也一样时,这个时候的教师难道也要按照平时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吗?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客观的去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能力发展呢?我们都知道幼儿都是独特的,所以评价时应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教师不能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去进行评价所有幼儿,而是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方位去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更应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从而更全面的去评价和了解幼儿。
二、基于多元表征评价的解决路径
表征评价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均衡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单单局限于在幼儿园中看幼儿的行为表现,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去观察和了解幼儿,以便更好的拓展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路径一:同伴带动,个性互影响
为了让每个孩子得到均衡发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男孩子和女孩子互相带动游戏的方式从而促进各方面发展,如探索男孩子带动女孩子参与探索或建构类的游戏,从而激发所有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建构能力;女孩子带动男孩子参与美工类或角色类的游戏,从而提高男孩子的绘画技巧、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而这个时候的教师更要用发现的眼光去挖掘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表现的提升,给孩子及时的表扬和赞许,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孩子们才会在不同的游戏中展现自我。
路径二:表征进家,有效参考值
当然孩子的个方面发展不单单只在幼儿园中体现,应该是家园联动才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为了更好的更直观的促进幼儿的均衡发展,首先我们教师要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在家中通过表征记录有效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更多的让家长了解表征评价会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如表征评价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可以看到同伴间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可以看到幼儿回忆游戏过程中的哇时刻,更可以看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让家长知道家长的表征评价不但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互动,也拉近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协助。这样可以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以便后期协助幼儿园更好的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作一个参考性材料。
路径三:家园评价,寻找共同点
而家长和教师如何有效的通过表征评价看待幼儿的能力发展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可以参照《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目标,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发展评估量表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家长是幼儿园评价幼儿的参考依据之一,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并根据家长的反馈进行评价。为什么说家长的评价是参考依据之一呢?因为有的幼儿有时候会出现在家中和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不一样,为了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各方面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尤其重要,这也将成为教师了解幼儿某一方面能力发展的参考材料。而家长的有效评价可以看使教师看到幼儿在家中的一个真实表现,而教师的表征评价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和表现能力,从而找出共同的评价点,更直观的寻找到幼儿接下来要在不同领域及不同能力的发展目标。
路径四:思维碰撞,高效促发展
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过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形成更客观的评价结果。当家长把在家中对自己孩子的表征评价,与教师在班级对幼儿的表征评价进行整合时,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评价不一样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找出一个更适合孩子发展的方法和方式,如:明明在幼儿园时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游戏想法大胆说出来,但是家长发现明明在家中不愿意跟家长多沟通和讲述,妈妈问在幼儿园今天玩了什么?明明也是闭口不谈,对于这样的表现不一样的出入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找出明明不一样表现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分析情况找到解决明明的幼儿园和家中表现一致的方法。经过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了解了原来明明在家中爸爸妈妈对他比较严厉,经常会约束明明的一些行为,所以慢慢的形成明明在家中总是小心翼翼,也不愿和爸爸妈妈沟通交流了,所以后期我们会邀请爸爸妈妈到幼儿园里参与明明的游戏,然后多表扬和鼓励明明,让明明在爸爸妈妈面前有自信心和安全感,那样的明明就会更真实的展现自己。所以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思维的碰撞非常重要,只要有效的家园联动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教师更应该定期向家长和幼儿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步。
三、基于多元表征评价的实践感悟
1.走进幼儿,了解表征记录深意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表征记录是一个非常新奇的记录方式,为了帮助小班幼儿通过表征记录,更真实的看到自己游戏和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我们通过游戏画报、游风戏语和游戏周记等记录方式再现幼儿的表现形态。但是单单通过幼儿的表征记录无法了解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最佳时刻,所以这时候的教师,需要静下心来请幼儿说一说她的游戏故事,听一听幼儿介绍自己的表征记录,那样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幼儿游戏中的发展动向和发展目标。
如:文文星期三玩了角色区“农家乐”游戏,她扮演了厨师的角色,她在表征记录中画了方形,在方形上又画了一个圆形,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笑脸,那么这个表征中到底想表达的什么意思呢?“文文你今天是蛋糕师吗?”文文说:“不是的,我今天是厨师”,“那你今天在游戏中都玩了些什么啊?”,文文指着表征记录说:“这个方形是桌子,然后我烧了一个圆形的狮子头给小客人吃,小客人很开心所以她笑了”。文文的介绍与教师之前的理解有了很大出入,所以倾听幼儿的想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倾听和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后才能更好的去分析和评价幼儿,这时候的表征不但帮助幼儿便于回忆游戏过程中有趣故事,也帮助教师更有效的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
2.客观评价,总结幼儿阶段发展
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和伙伴,要从儿童的视角去看游戏、听故事、评表现,而表征评价阶段性总结更能有效的看出幼儿一阶段时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然后再把总结性评价进行整合,并且形成雷达图,并借助雷达图的方式一目了然的了解幼儿各方面所达到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全方面均衡发展。如:悦悦在3月份雷达图中社会领域目标达到值很高,而语言领域达到值很低,而在四月份中悦悦的社会领域中的交往能力得以提高,语言领域中的愿意表述自己的想法却下降了等,那么仅仅通过两次的阶段性总结评价就能更客观全面的诠释幼儿的行为能力发展吗?这时候的表征评价成为了幼儿园最真实客观评价幼儿表现的一种形式,也是家长们更直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方式之一,表征评价更多的帮助了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动向和发展目标,也拉进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的桥梁。
如何更好更直接的看出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均衡发展呢?今后教师和家长可以借助多元表征总结性评价更直观的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并且准确客观的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趋向。